第三十六章 棍棒底下出才子(下)-《明朝小厨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师承何人?我无非就是来自二十一世纪,上了个名牌大学。对于高深的见解,蓝如絮自然知道这老头是在说对大运河的看法,很不巧,这都是历史课本上的玩样儿啊。

    蓝如絮笑笑道:“不瞒苏大人,都是家中长辈教我的,我乃是家中长子,长辈怎么说,我就要怎么做,其实我肚子里这点墨水,实在是让苏大人见笑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?蓝公子,请恕老夫直言,老夫家中尚有一子,虽然他不如你这样有文采,但是到底也算个读书人,只是,唉,不提也罢,不知令尊大人是如何教授于你的,蓝公子你能否与老夫说说,老夫也好借鉴一二。”苏知府有些急切的问道。

    原来天底下所有当爹的都一样,都希望望子成龙啊,蓝如絮在心里摇头苦笑。

    苏大小姐也是竖起耳朵,向他们跟前凑了凑,似乎对这个问题很关心。

    蓝如絮缓缓一笑道:“苏大人,我不知道你是如何教令公子的,不过——我家里这个法子实在有些难以开口,你当真要听?”

    苏知府疑惑了一下,教书育人的法子难道还有什么问题?不过为了自己的儿子能有出息,他也只好追问道:“公子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蓝如絮对于这个老头百折不挠的精神实在佩服的紧,也不再兜圈子,思索了一下感慨道:“苏大人,其实我的父亲去世的早,我都是在祖母家长大的,每日除了吃饭、上学、睡觉、其他时间都是在看书,从来没有好好玩过,每日傍晚,祖母都要抽背我当天的学业,稍有一个地方出错,就是一顿好打,然而我又是家中长子,弟弟妹妹犯错,挨打的还是我,我记得最深刻的一次是,有一次背错一句古诗,被关到小黑屋,一天一夜没有吃饭。直到祖母过世,我才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,说实话,我当时挺恨祖母的,可是长大之后呢,我才理解到祖母当时对我的良苦用心,现在想想,我倒是十分想念祖母还在世的时候,只是,当我醒悟的时候,祖母她老人家已经不在了。”

    蓝如絮也没说假话,自己的祖母也曾是书香门第之后,是个大家闺秀,这种教书育人的法子用的人虽然不多,但也不算少见,一直延续到了蓝如絮这一代,祖母为了望子成龙,实在是下了一番苦工,甚至延续祖上传下来的方法,不但让蓝如絮每日放学回来温习一遍课堂的知识,而且连著名的经史子集也叫他背了个滚瓜烂熟。蓝如絮上高中之前,几乎连电视都没有看过,这才致使他考上了名牌大学。

    所有人听他说完,都是震惊在了当场,简直不敢相信他所说的一切。

    蓝如絮自嘲的笑了笑,打量了众人一眼,缓缓道:“苏大人,你还要继续听下去么?”

    苏知府怔了下神色,满脸钦佩道:“想不到令祖母身为女流之辈,这育人的铁腕手段实在高深,完全不输与男子,难怪蓝公子如此高才,老夫佩服之极,好一个棍棒底下出才子。”

    蓝如絮听见他的恭维,也只是笑了笑,想起自己的祖母,心里就升起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。

    他这个人平时满口油嘴滑舌,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可怜的童年,方子怡在心里也是暗叹了一声,伸出纤手摸了摸怀里的玉佩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    第(2/3)页